第二章

進化論簡史

進化論者的思想根源,與古代試圖否認創造事實的獨斷的信條一樣久遠。大多數古希臘的無神論哲學家都為進化論做辯護。當我們回顧哲學史時,就會發現進化論的觀點,是由很多無神論哲學的脊骨組成的。

然而,在現代科學的誕生和發展過程中,並非古代的無神論哲學在起推進作用,而是對真主的信仰起著推進作用。在現代科學的開拓者中,大多數人都相信真主的存在;他們進行科學研究時,把發現真主所創造的宇宙,認知真主的法規,觀察創造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作為目的。例如,天文學家萊昂納多•達芬奇、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古生物學之父古偉爾、動植物學的先驅林尼厄斯,以及被稱為"最偉大的科學家"的伊薩克•牛頓等,他們在研究科學時都相信:真主不僅存在,而且整個宇宙的產生是真主創造的結果。6 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天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相信真主的虔誠的科學家,並且如此誠懇地說道:"我無法想像一位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深刻的信仰。這種情形可以這樣來表達:沒有宗教信仰的科學是瘸子。"7

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德國的物理學家麥克思•普朗克說道:"任何以嚴肅的態度從事科學工作的人,必須認識到,進入科學殿堂的門上寫著:你必須有信仰,這是科學家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8

進化論是古老的唯物論哲學的再度復蘇,並在19世紀廣泛地得到傳播,是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物。正如我們前面所指出的,唯物主義只是通過物質因素來解釋自然的。由於它一開始就否認創造的存在,所以就斷言每一件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都不是創造而來的,而是偶然形成的,然後獲得一種有序的狀態。然而,人類的智力結構足以理解該秩序的存在——當他們看到那種秩序的時候。與人類的基本智慧相反的唯物主義哲學,卻在第19世紀中葉提出了"進化論學說"。

達爾文的想像

提出進化論的是一個業餘的英國自然學家,即查理斯•羅伯特•達爾文。至今仍有人在維護他的理論。達爾文從未在生物學方面接受過正規教育。他只是個對自然和生物現象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這種興趣激勵他自願乘坐"貝格爾號"(小獵犬號)的英國皇家軍艦,參加了航游世界的遠征。

1832年,他們從英國出發,在世界不同的地區旅行了五年。特別在經過加拉帕哥斯群島時,各種各樣的生物物種,給年輕的達爾文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雀鳥。他認為那些不同雀鳥嘴部的變異,是由於為了適應不同的棲息地而引起變化的。正是這種想法促使他想像:生命與物種的起源,來自於"對環境的適應"。根據達爾文的假設,不同的生物物種並不是真主造化的,而是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並且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結果彼此才產生差異的。

charles darwin, 查理斯•達爾文 查理斯•達爾文

達爾文的假說並沒有經過任何科學發現或試驗的檢驗,而是在當時一些知名的唯物主義生物學家們的支援和慫恿下,他及時把它變成了一種自命不凡的理論。根據這個理論,生物的個體先是以最好的生存方式,適應自己的棲息環境,然後再把它們的特性傳承給後代;這些有利的特性逐步累計起來,並把個體轉變成完全不同于它們祖先的新物種。(這些"有利特性"的起源在當時是不得而知的。)按照達爾文的想法,人類是最適應這種體制的產物。達爾文把這個過程稱為"由自然選擇引起的進化"。他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物種起源":一個物種的起源來自另一個物種。於是,他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對這種假想做了"破譯"。

當時,達爾文清楚地意識到,他的理論會面對許多不能解答的問題。他在該書"學說的難點"一章裏公開承認這一問題。這些"難點"主要是化石記錄,無法用"偶然形成"來解釋的生命體的複雜器官(例如眼睛),以及生物的本能等問題。達爾文希望這些難點能通過新發現來解決;可是,這並未阻止他進一步提出許多毫無根據的解釋。

美國物理學家利普森,對達爾文所提出的"難點"作出以下解釋:

"初讀《物種起源》,我發現達爾文遠沒有像描述的理論那樣,對自己具有信心;例如'學說的難點'一章,其中就顯示了相當多的自疑。作為一個物理學家,我對他關於眼睛是如何產生的解釋尤其疑惑不解。"9

達爾文原以為這個理論上的難點,會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得到解決;然而,事實上科學更進一步地證實了他的錯誤。

達爾文發展他的理論時,受到了他之前的很多進化論生物學家的影響,特別是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根據拉馬克的觀點,生物把他們在生存期間獲得的特性,通過代代相傳、逐步形成了進化。例如,長頸鹿是類似於羚羊的一種動物,為了能吃到高處樹枝上的樹葉,經長期的"努力",逐步延長了脖子,從而進化成了現在的長頸鹿。達爾文也是利用拉馬克提出的"傳承習慣秉性"的論點,來解釋生物進化的。

然而,達爾文和拉馬克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因為在他們那個時代,對生命的研究仍處在技術原始和水平幼稚的階段。在當時的科學領域中,例如,遺傳學和生物化學的名稱都不存在。因此,他們的理論必須完全依賴於自己的想像力。

當達爾文的書產生一定反響時,一位名叫格雷戈爾•孟德爾的奧地利植物學家,與1865年發現了遺傳的規律。在19世紀末,孟德爾的發現依然鮮為人知,直到20世紀初,他的發現才成為科學界的重大成果。這就是遺傳學科學的誕生。

達爾文的種族主義

達爾文的種族主義

達爾文最重要但鮮為人知的特點,就是他的種族主義:達爾文認為,歐洲的白人要比其他人種更"高級"。當達爾文推測人類從猿類動物進化而來時,一些人種比其他人種發展得更快,而後者仍保留了猿的特徵。《物種起源》出版後,他寫的《人的來由》一書狂妄地評論了"不同人種間截然的差異。"1 達爾文在書中認為,黑人和澳洲的土著等同於大猩猩,然後他們將被"文明的種族"及時地"弄死"。他說:

也許在不久的數百年裏,文明的人種將消滅、取代世上野蠻的族人。同時,人猿……無疑地將滅絕。這樣,人類與其最親近的同類之間的差距將加大;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時,高加索人、與猩猩一樣低等的猿,將取代目前介於黑人或澳洲土著及大猩猩之間的種類。2

達爾文的這種荒謬想法不僅為社會學所接受,而且還成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理念。

社會達爾文主義主張,現有的人種處於"進化階梯"的不同檔次上,歐洲的人種是最"高級"的人種,而許多其他人種仍然具有"猿"的特徵。

1, 本傑明•法林頓(Benjamin Farrington):《達爾文真要說的話》第54-56頁,倫敦,"半球圖書",1971年;
2,查理斯•達爾文:《人的來由》(第二版)第178頁,紐約,A.L.Burt.Co,1874年。

那以後,基因和染色體的結構也先後被發現。20世紀50年代,遺傳學資訊中的DNA分子結構的發現,使進化論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因為,生命具有難以置信的複雜性,這使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變得無效了。

這些發展表明,達爾文的理論早該拋入歷史的垃圾坑中。但是,事情並非如此。某些圈子裏的人們,依然站在科學的講壇上,堅持對進化論進行修補、更新,並且設法把它提升到科學的位置。這些努力的目的,並不是對科學的關注,而是意識形態上的一種圖謀。

新達爾文學說的垂死掙扎

二十世紀初,由於遺傳學規律的發現,使達爾文的理論完全陷入危機。雖然如此,一群決心忠於達爾文的科學家,企圖找到維護達爾文的辦法。1941年,在"美國地質學會"組織的一次會議上,他們聚集到了一起。參加會議的人有:遺傳學家G•萊迪亞德•斯特賓斯、提奧多斯•多詹斯凱,動物學家厄恩斯特•梅爾、朱利安•赫克斯利,古生物學家喬治•蓋洛德•辛普森、葛籣•L•傑普森,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之後,他們最後一致同意"修補"達爾文學說。

這些骨幹把精力集中在:有利變異起源的問題上,即想像中的導致生命機體進化的變異上——連達爾文自己都不能解釋的觀點上,而且只是依靠拉馬克的觀點來解釋的。對此,他們變更為"隨意的突變"("隨機突變")。通過把突變的概念,增加到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的理論中,並當作新的理論,命名為"現代合成的進化理論"。不久,這一理論被稱為"新達爾文學說",把提出這個理論的人稱為"新進化論者"。眾所周知,"突變"或"事故",也就是說一個生物基因,在外在因素的影響下,發生分裂、異位元或破壞總是有害的。

然而,新進化論者仍努力通過數千次的突變實驗,來確定"有利突變"的一個實例。在以後的數十年裏,他們為了證明新達爾文學說而做的嘗試,終於進入了絕望的境地;他們的全部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此外,他們也努力證明自己假想的理論,即第一個活著的生物體,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偶然產生了。不幸的是,他們試圖證明生命是偶然產生的每一次實驗都破產了。

達爾文時期科學的原始水平

primitive microscope, 显微镜

當達爾文提出他的假設時,遺傳學、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還沒有形成。如果我們所說的這些知識,在達爾文理論提出以前就被發現的話,那達爾文可能容易認識到,他的理論是不科學的,並且也不會試圖提出這種毫無意義的主張了。因為,基因資訊決定物種的存在,而對自然選擇來說,通過改變基因,來產生新的物種是不可能的。细胞

同樣,當時的科學界對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認識還相當淺薄。如果達爾文擁有電子顯微鏡的話,他將親眼目睹細胞器驚人的複雜性,看到這樣一種錯綜複雜的系統,不可能發生微小、偶然地變化。如果他知道生物數學的話,就意識到別說完整的細胞,連單一的蛋白質分子,都不可能偶然存在。詳細研究細胞結構,是電子顯微鏡發明以後的事。在達爾文的時代,只能觀察到細菌的表面結構。

电子显微镜, electron microscop

構成生命結構的單一蛋白質,都不可能是偶然產生的;作為最小生命單元的細胞,在二十世紀最先進的實驗室裏甚至都無法合成,進化論者們卻聲稱,它們在原始的不受控制的地球條件下會偶然形成。

新達爾文學說的理論也被化石記錄所擊敗。在長期的考古工作中,新達爾文學說關於"活著的生命體,從原始到高級種類的進化過程中,所產生的'過渡變種'"的化石,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過。同時,比較解剖學顯示:假設一個物種從另一物種進化而來,實際上它們具有不同的解剖特徵,即它們不可能互為祖先或後裔。

不論如何,新達爾文學說從來就不是一個科學理論,只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教條;如果不是這樣,則可以把它說成一種宗教。新達爾文主義的開創者、哲學和動物學教授朱利安•盧塞(Julian Huxley),在1958年出版的《沒有啟示的宗教》(Religion Without Revelation)一書中,清楚地承認了這一點。他在其他作品裏,就進化論之所以是一種宗教信仰,做了如下的解釋:

"宗教基本上是傾向世界大眾、包羅萬象的一種觀點。因此甚至可以說,進化論在一定的時期內,可以替代上帝所擔負的職責,即人類的信仰和希望可以結合成一種強有力的原則。"11

這就是為什麽進化論的擁護者,仍然維護它的原因,儘管所有的證據已經表明它是錯誤的理論。他們不能同意的一點是,在實現進化的過程中,究竟哪一種不同的模式是"正確的",即實現進化的不同模式,成了他們中唯一的異議。這些模式中最重要一個是:被稱為"跳躍的進化論"的荒謬腳本。

試驗與錯誤:跳躍的進化論

新達爾文學說的這一模式,是當今世界提及"進化論"時,首先想到的一種學說。但在新近的幾十年裏,又誕生了一個新的模式:"斷續性的平衡"或"跳躍的進化論"模式。

在20世紀70年代,兩名美國古生物學家奈爾斯•埃爾德雷奇(Niles Eldrege)和史蒂芬•簡•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開始高聲擁護這個模式。他們清楚地意識到,新達爾文理論的主張,已經被地質記錄絕對地駁倒了,化石證明生物不是通過逐漸進化而來的,而是突然、完整地出現的。這些新達爾文者沉湎於多情的希望中,即總有一天,失去的過渡性化石會被發現。埃爾德雷奇和古爾德也知道這個希望是毫無依據的,但面對這種情形,為了不放棄他們的進化論教條,就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式:斷續性的平衡,即進化的步驟不是由小的變化形成的,而是靠相當突然和較大的變化形成的。

Stephen Jay Gould, 史蒂芬•簡•古爾德史蒂芬•簡•古爾德

這個模式其實是一個幻想。例如,為埃爾德雷奇和古爾德的"跳躍的進化論"提供了指導的歐洲古生物學家O.H新德沃夫(O.H.Schindewolf),聲稱最初的鳥,是從一個爬蟲的蛋裏孵化出來的,是一個"總突變",即由於遺傳結構發生一次巨大的"意外事故"的結果。12 根據相同的理論,一些陸地動物經過突然和全面的變異,就有可能變成巨大的鯨。這些主張就像青蛙變成王子的童話故事一樣的具有科學性;雖然它們與遺傳學、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的全部規律相抵觸。不過,新達爾文主義者也為自己所處的危機而感到苦惱。一些持進化論觀點的古生物學家,信奉了新達爾文學說,這比新進化論本身更具新奇性。

這個模式的唯一目的,是為新達爾文學說在化石中的斷層紀錄,提供一種解釋。但是,試圖解釋鳥類在進化過程中的"化石缺口",而聲稱"鳥突然從爬蟲蛋中誕生",是近乎無理的臆測,因為進化論者自己就承認:從一個物種到另一物種的進化,需要在遺傳信息方面,發生大量和有利的轉變。

突變不能改進遺傳信息或增添新的資訊。突變只能導致遺傳信息的紊亂。跳躍的進化論的維護者們幻想的"大突變",只會使遺傳信息大量減少和破壞。

此外,"斷續性平衡"的模式,其最初階段就由於不能觸及生命起源的問題而癱瘓了,這也是一開始就駁倒新達爾文學說的問題。當發現單個的蛋白質不能偶然產生後,那麽,由億萬個蛋白質組成的生命體,經歷了"斷續性的"或"逐步"進化的說法,也就毫無意義了。

Ernst Mayr, 进化论, 书 Theodosius Dobzhansky, 进化论, 书 Julian Huxley, 进化论, 书 Julian Huxley, 进化论, 书 Julian Huxley, 进化论, 书
Ernst Mayr, 进化论, 书 Theodosius Dobzhansky, 进化论, 书 Julian Huxley, 进化论, 书 Julian Huxley, 进化论, 书 Julian Huxley, 进化论, 书

今天,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家,拒絕接受進化論學說,並出版了大量宣告進化論無效的書籍。上面是其中的一些代表。

雖然這樣,當今人們頭腦中的"進化論"的模式,依然由新達爾文學說所佔據。在隨後的章節裏,我們將首先分析新達爾文學說之模式中的兩個想像出來的體制,並通過地質記錄來檢驗這一模式。然後,我們將談及生命起源的問題;這在新達爾文學說及其它進化論的模式中,都不存在有效的答案,比如他們提出的"跳躍的進化"模式。

我們早些提醒讀者,或許是有益的:我們將在每個階段中都會看到,進化論的"劇情"純屬童話故事,是脫離現實的一個大謊言。它是一場把世界欺騙了140年的遊戲。多謝近期的科學發現,誰還想繼續維護進化論,就已經變得不可能了。

笔记

5 Jonathan Wells, Icons of Evolution: Science or Myth? Why Much of What We Teach About Evolution is Wrong, Regnery Publishing, 2000, pp. 235-236

6 Dan Graves, Science of Faith: Forty-Eight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Scientists and Their Christian Faith, Grand Rapids, MI, Kregel Resources.

7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 Symposium, 1941, CH.13.

8 Max Planck, Where is Science Going?, www.websophia.com/aphorisms/science.html.

9 H. S. Lipson, "A Physicist's View of Darwin's Theory", Evolution Trends in Plants, Vol 2, No. 1, 1988, p. 6.

10 Although Darwin came up with the claim that his theory was totally independent from that of Lamarck's, he gradually started to rely on Lamarck's assertions. Especially the 6th and the last edition of The Origin of Species is full of examples of Lamarck's "inheritance of acquired traits". See Benjamin Farrington, What Darwin Really Sai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6, p. 64.

11 Michael Ruse, "Nonliteralist Antievolution", AAAS Symposium: "The New Antievolutionism," February 13, 1993, Boston, MA

12 Steven M. Stanley, Macroevolution: Pattern and Process,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 1979, pp. 35,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