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表示一個波浪的形成

過程。波浪由從海面上吹
起的風而形成,風與水泡
開始進行旋轉運動,隨後
此運動促成連續的波浪,
浪花形的氣泡散佈在空氣
中,這就是雨形成的第一
個階段。該形成在古蘭經
詩節中表示為“我派遣滋潤的風,我就從雲中降下雨水....”。
 
古蘭經中的一個詩節注意到,由於風的滋潤特點,因此降下雨水:
 
 
“我派遣滋潤的風,我就從雲中降下雨水, 以供給你們飲料,你們絕不是雨水的儲藏者。”(石谷章,第22節)
 
該詩節注意到,風是形成雨的第一階段。但直到20世紀初,人們才知道,風與降雨之間的唯一關係是風推動雲。現代氣象結論指出,風在雨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滋潤的作用。風的滋潤作用是如此形成的:
 
在大洋和海洋水面上,由於浪花每時每刻產生無數個氣泡,這些氣泡爆發時,可使形成數千個直徑為0.01毫米的粒子噴向天空,被稱為積雲的這些粒子,通過風與從陸地升起的煙塵混合,然後上升到大氣層上部,由風推動到高處的積雲,在這裏與水蒸氣結合,水蒸氣也在這些積雲周圍聚集而加重,並變為水滴。首先,這些水滴積聚在一起形成雲,隨後再以降雨的形式降落在地面。
 
由此可見,風通過由海面上升而形成的積雲來滋潤漂浮在空氣中的水蒸氣,而形成雨雲。如果風不具備這個特點,大氣層中無論如何都無法形成水滴,也就是說雨這個東西也決不會存在的。
 
最重要的是,古蘭經詩節在數世紀前就指出了,風在雨的形成過程中承擔著重任,而且是在人類對自然現象幾乎什麼都不瞭解的一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