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只雌性蚊子来说,快速吸血的技能非常重要。她的吸入系统必须与被吸方的血液100%地兼容。

跟大多数液体不一样的是,血液在饲管中流动时会根据饲管的直径改变其黏度。在宽的饲管中,冲积层更容易流动一些,因为他们无序地分布在液体等离子体中。对于比一毫米的十分之一还细的饲管中,血液的黏度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开始上升。对这种尺寸的饲管来说,红细胞分布平滑,聚集在饲管的中部。对于比直径一毫米的百分之一还细的饲管,血液的黏度达到最高值,因为血细胞的直径以及接近饲管直径本身了。吸血就如同从吸管中吸入豆子一样难。

靠吸血为生的生物展现了最惊人兼容性能。蚊子和其它吸血生物的饲管从来不会低于一毫米的百分之一。(“昆虫的盛宴”,《自然科学与科技》,1997年10月,63页)因为这个它们在摄取血液上没有任何问题。

有必要注明的是,它们对这方面没有任何期待值:在所有吸血的生物中,这种完美性显而易见。难道它们都是在测量了血细胞的直径之后,根据其直径设计的自己的饲管吗?或者它们做了诸多试验来定夺这样一个饲管,宽度足够让血细胞通过,又细到限制细胞的流动能力?如果是这样,那些个体们是如何在最初把信息遗传给下代,而诸多下代又是如何从种族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呢?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可能发生。没有任何昆虫可以意识到另外一种生物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中的各个细胞会影响血液的黏度。

任何理智的人都不曾想象过蚊子自身的机能刚好够它吸血,也不曾想象过这些昆虫在某天为自己发明这些。显然,这种兼容性是不可能偶然发生的。

要让蚊子吸血,仅仅拥有一个血细胞能通过的饲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使得血液在饲管中流动的力量以及制造这种力量的方式。蚊子的头部有肌肉,肌肉的扩张和收缩产生压力差。因为这个原因,血液才通过饲管往上流动。

只有一种原因可以解释蚊子这种完美的机能:是上帝创造了它们。血细胞,血细胞通过的饲管,以及它们拥有的性能都是由一种力量创造出来的。这种力量是上帝,无所不知,完美无瑕的上帝。